风格切换
九二三网 门户 胜利油田 发展历程 查看内容

胜利油田-大事记

2025-4-13 03:03| 发布者: vcity| 查看: 57| 评论: 0

简介:胜利油田发展史是一部爱国奉献史、艰苦创业史,也是一部科技进步史、改革创新史。自1961年4月16日胜利油田发现以来,历代胜利人艰苦创业、接续奋斗,在茫茫荒原上建成了我国重要石油工业基地,为促进国民经济建设、 ...

胜利油田发展史是一部爱国奉献史、艰苦创业史,也是一部科技进步史、改革创新史。自1961年4月16日胜利油田发现以来,历代胜利人艰苦创业、接续奋斗,在茫茫荒原上建成了我国重要石油工业基地,为促进国民经济建设、推动石油石化工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路走来,胜利油田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牢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责任使命,以国为重、为油拼搏。面对世界罕见的地质大观园,坚持科技兴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石油勘探开发史上的奇迹。紧跟国家改革开放步伐,率先实行原油产量大包干,持续改革创新,构建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全力建设领先企业。大力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打造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石油队伍。

新时代新征程,胜利油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设领先企业、打造百年胜利,全面推进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新华章!


一、艰苦创业成就胜利(1961年—1978年)

20世纪60年代初,石油队伍云集渤海之滨、黄河尾闾,在盐碱荒滩上人拉肩扛,住地窝子、喝盐碱水,战天斗地、艰苦奋斗,先后发现并投入开发胜坨、东辛、永安、滨南、孤岛、渤南、商河等主力油田,1978年产油1946万吨,建成我国第二大石油工业基地。

——1961年4月16日,华北地区第一口见油井——山东东营构造华8井喜获工业油流,试油日产8.1吨。这是华北平原和渤海湾地区石油勘探的重大突破,也标志着胜利油田的发现。

——1962年9月23日,山东东营地区营2井喷出高产油流,日产原油555吨,这是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一口油井。1963年9月,石油工业部决定,华东石油勘探局东营办事处使用第二厂名“广饶农场”,对外代号“九二三厂”。胜利油田始称“九二三厂”。

——1964年1月,毛泽东同志亲自圈阅了党中央批准华北石油会战的报告文件。

——1964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批转石油工业部党组《关于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的报告》,同意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指出“这是继松辽油田大会战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的会战”,标志着胜利油田勘探会战和开发建设正式开始。

——1964年4月28日,石油工业部运输公司油罐车装满原油,实现第一次原油外运。

——1965年1月25日,坨11井试油日产1134吨。2月18日,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张文彬在坨11井祝捷大会上宣布“在胜利村打出了我国第一口千吨油井,这里就叫胜利油田”。

——1965年7月,石油工业部批准“九二三厂”筹建胜利炼油厂;1967年8月建成,年加工能力250万吨。

——1966年1月12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德视察九二三厂。

——1971年6月11日,“石油工业部九二三厂”更名为“胜利油田”,九二三厂革命委员会相应更名为胜利油田革命委员会。1972年8月,胜利油田革命委员会更名为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

——1973年,胜利油田原油年产量1083.51 万吨,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

——1974年9月29日,新华社首次公开报道:在中国渤海湾地区建起又一个大油田——胜利油田。3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以《我国建成又一大油田——胜利油田》为题报道:“胜利油田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它的开发、建设,对于高速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改变我国的燃料构成和燃料工业布局,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978年11月12日,胜利油田自主研制的我国第一艘座底式浅海钻井船——“胜利一号”,在埕北海域完钻埕中1井。


二、跨越发展高产稳产(1978年—199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胜利油田在石油工业领域率先实行原油产量大包干,实现了快速上产。1981—1987年原油增量占全国同期增量的48%,1987—1995年原油年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3000万吨以上,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1年10月8日,国家经委、财政部和石油工业部下发《关于转发胜利油田实行原油产量包干试点办法的通知》,确定在胜利油田实行原油年产量1600万吨试点,胜利油田迈出中国石油企业改革第一步。

——1983年,东营市成立庆祝大会在胜利油田胜利会场举行。李晔任胜利油田党委书记、东营市委书记、东营军分区第一政委。

——1984年2月11日—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胜利油田。

——1984年3月8日,桩古10井日初产(放喷)原油3635吨,天然气36万立方米,这是全国单井试油日产最高的油井。

——1984年11月19日,胜利油田原油产量突破2000万吨大关。全年原油产量达2301.77万吨,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54亿吨,创历史最高纪录。

——1985年,《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带勘探理论及实践》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理论,提出了济阳坳陷是一个油气资源丰富、石油地质条件复杂的复式油气区,是继陆相生油理论之后的又一石油地质勘探理论,为渤海湾盆地的油气资源勘探发挥了革命性作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深化济阳坳陷勘探,发展滩海,开辟海上,由陆地向滩、浅海延伸,促进了以埕岛为代表的25个新油气田的发现和渤南等一批老油田储量大幅度增加,支撑了胜利油田连续9年稳产3000万吨以上。

——1986年3月21日,经石油部批准,胜利油田开展了孤东开发会战,筑坝拦海,改河淤地,高效快速建成中国最大的滩海整装油田,会战当年生产原油323万吨。

——1987年12月14日,胜利油田原油产量突破3000万吨大关。全年原油年产量达3160.19万吨。

——1988年2月17日,建成投产的孤东一号联合站,年处理原油能力700万吨,是全国石油系统和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油气处理站,获国家建设部银奖和建筑工程鲁班奖。

——1989年7月30日,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更名为胜利石油管理局。

——1991年,胜利油田生产原油3355.19万吨,达历史峰值。

——1993年6月,胜利油田成立国内陆上石油行业第一家以股份制形式、油地结合开发难动用储量的油公司——东胜精攻石油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埕岛油田投入开发;1995年,国内第一座组合式采油平台——“埕岛中心一号自升平台”投产。

——1993年,首战南美秘鲁油田开发项目——秘鲁塔拉拉油田作业修井,成为中国石油队伍外闯国际市场的开拓者。

——1996年,埕岛油田产油突破100万吨,成为我国第一个百万吨级极浅海大油田,胜利油田实现了从陆地到海洋的跨越,形成了具有胜利特色的滩浅海油田开采模式。


三、重组改制转型发展(1998年—2012年)

1998年,胜利油田根据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改革、调整、创新、发展”要求,对管理架构、产业结构、组织机构进行重塑改造,稳定老区、加大海上、加快西部、开拓市场,续写胜利辉煌。

——1998年5月26日,胜利石油管理局由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划转给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管理。

——1999年6月23日—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视察胜利油田。

——2000年5月,中石化整合上市,将油田勘探开发核心业务组建成立胜利油田有限公司;2006年变更为胜利油田分公司。

——2001年1月8日,胜利油田承担的伊朗Zavareh-Kashan区块风险勘探服务合同在伊朗正式签订。这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第一个国外风险勘探项目。

——2002年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胜利油田和东营市黄河防汛工作。

——2003年9月24日,胜利油田在准噶尔盆地部署的第一口区域探井董1井,获得高产油气流,展现出西部胜利探区良好的勘探前景;2006年11月,胜利油田在西部发现第一个油田——“春光油田”。

——2004年,胜利油田创立的以“断—坡控砂”“复式输导”“相—势控藏”为核心的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理论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理论实现了隐蔽油气藏勘探由“碰”到“找”、由“定性预测”到“定量评价”的跨越,实现了胜利油田勘探的再次飞跃。该理论是继我国陆相生油理论和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之后又一重大理论创新。

——2009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视察胜利油田。

——2009年11月1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决定:将新疆准噶尔盆地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的13万平方千米探区划给胜利油田,西部成为胜利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阵地。2010年,胜利油田在西部发现春风油田。

——2011年6月10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胜利油田召开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发现50周年,产油10亿吨”总结表彰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授予胜利油田“中国石化重大贡献奖”。


四、砥砺前行追求卓越(2012年—至今)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新思想新理念指导新实践,持续增强企业活力、市场竞争力、发展引领力,迈上全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12年,胜利石油管理局的物探、钻井、测井、录井及地面工程建设等业务,整合到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于2012年12月20日注册登记,2013年1月4日挂牌成立。

——2015年7月21日,中国石化上游第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石化新疆新春石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新疆成立。

——2015年,中石化新疆新春石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年生产原油突破百万吨大关,达到102万吨,标志着胜利油田在西部建成年产百万吨的油田。

——2016年11月,胜利油田鲁胜公司集油站采出水余热回收利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项目,获国家发改委备案。该项目是中国石化首个自主开发的CCER项目,实施后年回收热量73920吉焦,年减排二氧化碳5059吨。

——2017年,胜利油田开展剥离办社会职能综合改革试点。

——2017年,对胜利石油管理局进行公司制改造,成立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

——2019年12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石油石化行业)名录,胜利油田华八井成为15个入选项目之一。

——2020年12月21日—23日,在第3届全国油田地热资源开发与利用研讨会上,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被授予“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油田地热示范单位”称号。

——2021年4月13日—14日,胜利油田发现60周年之际,召开“百年胜利展望”科技创新论坛,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等院校教授,国内外先进企业技术专家等近百名勘探开发、石油工程、新材料、信息技术领域专家学者参加。此次科技创新论坛由1个主论坛和油气勘探、油气开发、数字化与绿色发展3个分论坛组成。

——2021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视察胜利油田。

——2021年12月16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在北京通过“云直播”宣布胜利油田东营原油库迁建项目正式开工。工程建设历时十个月,于2022年9月29日完成中间交接,10月26日进油投产,实现了安全、绿色、优质、高效。这是我国首座“碳中和”原油库。

——2022年4月1日,胜利油田建成国内油气领域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先导试验平台。

——2022年8月25日,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曾赞荣共同为胜利济阳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揭牌。这是我国首个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

——2022年8月25日,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投产。该工程项目于2021年4月启动、7月建设,是将齐鲁石化煤制气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捕集液化后,运输至胜利油田进行驱油利用与封存。这是我国首个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投产。

——2023年7月11日,我国首条大规模二氧化碳输送管道——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二氧化碳管道投产运行。管道全长109千米。2022年8月25日,举行了项目开工仪式。


——2024年10月10日,胜利油田的“旭日东升 引领中国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开发”入选中国石化十项高质量发展成果。胜利油田稳步推进我国首个陆相断陷湖盆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胜利济阳页岩油资源量估算达105亿吨。

收藏 分享 邀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胜利油田 下一篇:胜利油田-亲切关怀

热点·聚焦

Hot·Focus

资讯·精选

Info·Selected

热门·排行

Hot·Ranklists

广告·赞助

Ads·Support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5 Comsenz Inc.

GMT+8, 2025-5-1 20:54 , Processed in 0.125013 second(s), 19 queries .

工作时间:7x24小时 联系微信:SLOFBBS 服务热线:13054692923 活动洽谈:13054632923

返回顶部